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走进华州 > 民俗风情 > 正文

华州民间面花艺术

来源:爱学术 作者:侯龙江 发布日期:2018-06-26 10:38:33 浏览次数:

【字体:  

提起民间美术,笔者难忘生活了二十来年的故土一一华州,它是华县古称,地处陕西关中东部,华山脚下;东临黄河,西望长安,北居渭水,南屏秦岭,是八百里秦川的膏腴之地,曾有。华夏族依华山而居”之说。大量的考古文物证实,以华山为中心的西部地区,是华夏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。早在公元前806年,郑桓公曾在华县建立过古郑国的国都。周、秦、汉、唐各代,华州均属京城重地。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,较少受到殖民文化的冲击,源远流长,华州民间面花就是一个佐证。

面花俗称“花花馍”,是用麦面捏蒸的民问艺术品,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礼馍,一向是民间联结亲友的信物和纽带。

“民以食为天”,礼馍的用途贯串于一年的四时八节和民间礼仪的全过程,并经世传承,至今不衰。在八十年代的最后一个金秋,华州面花跃出了沉默的历史峡谷,同它的制做者——一群背负苍天面朝土、围着锅台打转转的农夫、村姑—起,走进了中国的艺术殿堂一一中国美术馆,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艺术专家们的高度赞扬,并赢得了社会的关注。纵观华州民间面花艺术,谈谈我的肤浅看法。

一、民俗的礼仪性

面花流行于我围北方盛产小麦的晋南、豫西、陇东、陕北和关中,尤其陕西华州一带,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民俗礼品。它贯穿于—个人的整个一生,从人生满月、周月、十二岁、结婚、祝寿,一直到安葬入土的整个礼仪以及全年岁时节日,面花以老虎的形象体现为主。虎作为避邪物,历史上很早已有记载,《山海经》上也讲到虎的避邪作用,因此后来凡是避邪的东西(如镇物、食五毒的东西等等),都跟虎联系起来,成为一种避邪的信物。虎的文化圈,华州面花以虎文化表现的非常集中,被喻为关中虎文化的缩影。

当小孩出生做满月时,送龙虎“大谷卷”、“小老虎”花馍,而且外婆给刚满月的外孙脖子上挂一双小老虎花馍,认为能驱除邪魔,保其平安;一周岁时,舅舅要给送灯笼,灯上要挂鸡、鱼、虎的花样馍,代表吉庆有余,喻其虎一般的健壮,鱼一样的活欢;长到十二岁时再送龙虎“大谷卷”,以示“完灯开锁”,祝贺孩子长大成人;成年结婚视为人生大礼,第三次送龙虎“大谷卷”和“高馍盘”的礼馍,以此竖立堂前,渲染新婚气氛。同时,还要作一对面虎,入洞房前,新郎、新娘争吃这一对面虎,据说新娘吃了虎尾,就象“老虎屁股惹不起”。对长辈老人祝寿,专门蒸捏“大寿桃”;人死送葬要蒸“供花”,过三周年要用“立虎”礼馍供祭;祭后,主人散发礼馍,答谢亲朋。

不仅如此,每年四时八节也要以礼馍往来。逢春过年家家蒸嵌有红枣的园形“花花馍”,半园形的蝴蝶状“油帮帮馍”和顶上拧花的小花馍;元宵节送给孩子的“老虎馍”、“鱼花馍”;走亲访友的“来往花馍”,以示亲密无间,或以花馍的不同,或收留的多少表示交往的密切程度;二月二,龙抬头,虎睁眼,各家蒸捏三角形的“枣山”与“二龙戏珠”的花样馍,“枣山”顶部称“蝎子尾巴”,孩子咬了,示喻能“伏五毒,壮体魄”;清明时节扫墓祭祖,户户蒸的小虎馍,释手欲飞的燕子馍和风雀馍、跑虎馍等;三、四月“麦稍黄,女看娘”,出嫁女儿回娘家,蒸的是“云云馍”,以花馍的样式告诉母亲有“喜”或无“喜”(“喜”指怀孕);六月六,“碌碡卸拨夹,妈妈看冤家”,这天娘看望女儿和外孙,要送“曲连”的花锅盔馍,锅盔上刻画图案花纹,如“羊、莲”,取羊的谐音粮,以示送粮、送子。如此等等,不胜枚举。华县丰富的民俗生活为礼馍艺术的流传提供了肥田沃土,岁而复始的大量运用使之兴盛不衰。礼馍体现着劳动群众的纯朴祝愿,载寓着华州人民崇虎的民风,形成了我围虎文化的一个缩影,并得以广泛流传。

二、审美的艺术性

华州面花是以观赏为主的礼馍,其造型格外精美,是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十分纯正的遗存。面花捏蒸的形象繁多,有单一的,有组合的,有大有小,有繁有简,是观赏价值颇高的民间艺术品。代表作品为“骨饳”(俗为“大谷卷”),“高馍盘”(亦称“箔子馍”),都是大型组合体。“大谷卷”的型体是虎头、龙身、鱼尾,其虎头是飞鸟为体,双鱼作眉,菊花作眼,卧雀作鼻,对称的两鸟作耳;龙身装饰以繁多的小面花,“二龙戏珠”、“喜鹊闹梅”、“双鱼戏莲”、“龙风吉祥”、“石榴牡丹”、“蜜蜂采菊”、“五谷丰登”、“十二生肖”等等;鱼尾造型有曲有直,弯卷变化,或动或静,各显其姿。纵观遍体锦绣的虎,细察则变化无穷,活灵活现,妙趣横生,生气盎然。运用意象装饰的手法,大胆夸张,制作精致,繁而有简,处处显示出艺人们非凡创造力。“高馍盘”面花礼仪档次高,对关系至亲的人才赠送,多用于婚娶。它用七层或九层不同的小面花捆扎在箔子上而成,形似云纹;一层水担勾搭花馍,两端卷起,健壮有力,坚如磐石,意为男女双方百年之好,坚不可摧;二层蝙蝠三层桃,喻意多福多寿;四层游鱼五层莲,喻意夫妻恩爱;六层凤凰七层花,凤戏牡丹,吉祥如意;封顶为“莲里贵子”或“龙凤呈祥”馍。高达丈余,重约百斤(俗称四斗麦),形若雕柱,酷似华表,造型壮观,气势雄伟,为庆典增强欢乐气氛,几桩造型各异的“高馍盘”竖立典堂之上,好不气派!面花取材多样,天上飞翔,地上奔跑、水中悠游、土中茁长的一一鸟、龙、虎、鱼、梅、菊、莲等皆有之,多以飞禽走兽为主。其造型源于生活,亲切自然,又是以丰富的想象,经过夸张加工变形的抽象艺术,没有固定形式,多以面花人信手拈来,如小老虎、立虎、卧虎、跑虎、上山虎、下山虎、双头虎等。面花有同名,但造型各异,不以形似为主,而以神似为满足,单一形象简练而大气。在颜色的处理上,发扬了面花的优良风格,以面粉的本色为主,一般不作色,洁白如玉,保持了面食那种自然白、香、清的特点,关键部位涂以大红、品红、鲜兰,清爽醒目,艳而不烦,没有破坏可食的要求,造型质朴浑厚,内涵丰富。面花堪称“华州一绝”,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。

三、可食的适用性

“华州面花”作为民间艺术与其他民间艺术,如刺绣、剪纸、泥塑等相比,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特点,就是可食的适用性。这些精美的面花参与庆典活动或供人们观赏之后,还要走向餐桌,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,所以有人称面花是可吃的艺术。面花是面粉蒸捏的,而民间习俗赋予了面花更多的认识价值。除了以上所述外,像面花“曲连”和“大谷卷”参加礼仪后,主人们还要切开挨门“打散”(分送散发),以和睦邻里关系,邻里们接到这分成块的礼物,深感敬重,欣悦无穷,家中所有成员人人分享,其礼仪价值,胜过名烟好酒。华州面花既是艺术礼品,又是适用食品,借以表达人际问的良好祝愿,有深刻反映民俗的事象,而又区别于—般食品具有美术造型。它展示了黄土高原古老的虎文化。

捏蒸面花的巧妇、村姑,在华县遍布各地,从白发苍苍的老太太、中年妇女、年轻媳妇,到十来岁的小姑娘,个个都会,是在古往今来的辈辈相传中形成的。华县妇女千百年来,在五尺灶台,执着地追求着艺术,讴歌着生活,用手里的面团塑造了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。曾有专家题词: “华州面花是民间母体艺术之最”这是恰如其分的评价。

回味着华州面花,给我们什么启示呢?笔者认为华县能把普通的面食承继开发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华州面花,在改革开放的今天,何不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变成旅游食品,工艺礼品?作为艺术工作者从华州面花中汲取营养,承继传统,大胆夸张,勇于创新,这样,才能使面花艺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,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,并以较高的艺术品味走向世界。

 

陕西省365APP下载主办   华州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
运维电话:0913-4725111 邮编:714100 电子邮箱:hzqxxb@163.com
  办公地址:渭南市华州区子仪大街东段政务中心
陕ICP备16004253号  陕公网安备 61052102000124号   网站标识码:6105210001